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1 / 2)





  小程氏出落的亭亭玉立,又有林菁的熏陶和培训,落落大方的谦虚了几句。她也不喧宾夺主,一会儿又坐到了林菁背后去,让暗中观察的夫人们连连点头。

  前院的老爷们多喝了几杯酒,也不怕楚怀在镇场子,出言“谴责”沈安侯的“不厚道”:“你那庄子怎么就不让我们去?”一名爱书成痴的孔家子弟振臂高呼:“各位说安侯这般是不是过分了?不能因为那些有的没的忌讳就把我们拒之门外吧?”

  这位名叫孔墨竹,是国子祭酒孔奕的从弟,他有个侄女儿和沈家大郎沈淞订了亲,明年便要嫁进来了,因此两家也算是姻亲。

  沈安侯便激将他:“你把孔家珍藏抄上十本来,我便每月空出一天时间扫榻以待,这天浮云间给孔家子弟使用,你觉得可行?”

  “十本就十本。”孔墨竹也是豪爽:“也不需特意让书生们出去,你自己不来就成。”

  沈安侯求之不得:“那好,你哪天拿了书来,我就定在哪天。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要的是孔府的藏书,可不能随便给我抄些满大街都有的本子,否则我可找祭酒大人说理去。”

  孔墨竹自然是满口答应,其他世家子也纷纷起哄。沈安侯一副没法子的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闹到最后,上百本典籍抄本换了浮云间每月七天的开放时间,这期间另外两个庄子闭馆,沈安侯自己不出现,只随意世家子们读书也好清谈也罢。

  楚怀在一旁看的捋胡须,这不就是沈安侯说的“饥渴营销”吗?他原就不爱去浮云间,三个庄子只这一个是用来打掩护的。偏偏世家们只当它最重要,拿出好处也要分一杯羹,可不便宜了这个狡猾的小狐狸?

  沈安侯和楚怀对了个眼神,得意一笑。浮云间有圣人的耳目在,他这般闹的越显眼,剩下两个庄子就越安全。而一处聚集诗书的地方,和朝堂也沾不上边,连主人家都避嫌的不到场,这般“知情识趣”,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七夕啊,小天使们节日快乐~~加更庆祝哦

  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老妙算了算自己的存稿箱厚度,决定以后隔日双更哦,每天上午八点咱们不见不散^3^

  第37章 诗书评话浮云间

  淑窈小朋友的满月宴举办的很成功,而各家老爷少爷们则更是收获颇丰, 回到家中便翻着书柜开始抄书, 一时间“京中纸贵”,让楚家又狠赚了一笔。

  等到了日子,他们便相约去了浮云间, 沈安侯自然是不在的, 不过有个管事正在大门口候着。

  浮云间是个大庄子, 依山傍水, 被沈安侯收拾的十分有意境。最中央是一座两层高的青砖大瓦房,名曰“博群馆”。

  博群馆正门中央的匾额上挂着“博览群书”四个大字,两侧的柱子上亦刻着一副对子:馆藏万卷益君智,史证千年清吾心。

  这里其实就是图书馆。里头的藏书都是来浮云间赚白玉纸的书生们抄写出来的,目前还是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常见典籍为主。四面墙上挂着行书楷书草书些的“静”字,并用白纸黑字写着书籍借阅的规则。

  浮云间的书并不外借,学子们从博群馆将书籍借出来后也只能在前后左右四座园子里阅读或抄写。最前头靠近庄子入口的园子名“墨园”,里头的景色也最为丰富。有假山流水, 也有翠竹松柏, 种着各色花卉,并建了不少亭子。学子书生可以自带笔墨纸砚或者购买裁剪好的纸张条幅在此写字作画并交流欣赏。

  和墨园并列的是“雅园”, 盖因沈大老爷觉得以抄书换白纸是一件雅事。这里头是四间大屋子,里头有桌椅纸笔,各自用屏风隔开,学子们在一旁的耳房登记后便可以在这里抄书了。

  后头则是茶园和禅园。茶园顾名思义,是喝茶的地方。有侍婢优雅的行茶道烹香茶, 而客人们则可以静心品尝,也可以借茶交友,便是一起谈古论今探讨学文也是极好的。有时候大家观点不同争执起来,便有茶博士将话题记录下来,每月挑选争议最大的一个展开“辩论会”。

  和墨园与雅园不同,茶园进门便是要收费的,而茶水和点心还要追加费用,这是只有家资颇丰的学子们才玩的起的地方。不过京中能读书的人家没几户是穷困潦倒的,便是不能天天进来品茶清谈,每月来听一次辩论会还是可以的。

  禅园和前头几个都不同,这是专给修行之人使用的。里头除了禅房和藏经阁外就是一畦一畦的菜地。禅园门口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另有两副谒语,一是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另一则是《金刚经》中的名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宏广大师便尤其喜爱这句,每次到禅园都会立在门口参悟许久。

  各家子弟们将家中抄来的典籍送进博群馆,确认无误后便得了庄子管事给的一张铜板,称之为“会员卡”。那管事解释道:“我们老爷说了,各位大人们或大人的亲眷好友只需出示这会员卡,便可以在定好的日子里自由出入浮云间,里头的茶水笔墨一概免费,还请各位仔细些莫给弄丢了。”

  便有那爱抬杠的问:“若是我当真丢了呢?就进不来了不成?”

  管事的赔笑道:“自然不是,这卡片若是丢了也是能补办的。各位可看见后头有您的名讳并一串数字?”看大家都好奇的翻来覆去看并点头,管事接着说:“您的卡若是不见了,便来庄子上告知一声,我们自会在册子上把您那张卡的数字给消了,再重新做一张新的,保证每位大人的会员卡都是独一无二的才好。”

  若是一个人有许多张卡,那才是乱套了。大家了然的点头,拿了各自的卡片在里头闲逛,因每人兴趣不同,很快就分成几波走散了。

  因他们不要求清场,墨园里依旧是人声鼎沸。学子们品评着里头的字画,也有手痒的自己挥毫泼墨。他们不因身份不显而自卑,也少有轻狂之士受不得一点指摘,而是互相探讨品评,便是有时意见不同也能各退一步求同存异。

  之前在沈府带头起哄的孔墨竹看的连连点头,与身边的好友小声道:“这种氛围如今在我家中也是不常见了。其实年轻人还是要这般有朝气才好,沈安侯倒是做了件好事。”

  闻言之人也是赞同。学子们虽然口音各异,但对书画诗赋的追求是一样的。他们看了一会儿,慢慢退出来,又去了另一旁的雅园。

  却没想好几位同来的子弟们已经在这里抄书了。原来是雅园有规矩,若是抄写的书籍是自行带来、博群馆中没有的孤本珍本,除了抄书换得的纸张,他们还能按照书籍的珍惜程度被额外赠送白玉纸一刀到三刀不等。

  这可是很丰厚的奖励了,这些在家里背书背到吐的家伙们也不需要回家翻书,只拿了纸笔便开始默写。管事的看了两眼言之有物,知道不是乱写,自然也不会阻拦。

  另外学子们也可以在这里抄写自己需要的书籍带回家,只需要支付笔墨纸砚的成本费。便有不少书生看中了博群馆中的书籍后先抄写一本换取纸张,再用换来的白玉纸抄一本带回家,耗费的笔墨不过几个铜板罢了。

  孔墨竹听到这个方法也是忍不住笑:“沈安侯这是做的赔本买卖呢,抄书多容易的?也就楚将军随意他这般浪费白玉纸。”

  一旁的小管事听到便回话:“抄书也是有规矩的,需要用小楷规规整整的书写,而且一页上错字不能超过三个。若是因抄写不认真浪费的纸墨太多,便取消抄书资格,并要求赔偿雅园的损失。能在这里抄书的学子们,可都是耐得下性子还有一笔好字的。”

  孔墨竹倒没想到还有这一项,便指着自己同来的好友问:“他们可是写了字儿让你看过才开始抄的?”

  小管事点点头:“自然是的。有位大人还想用草书的,我告诉他那没用,还得陪我们纸张的损耗,他可不开心了。”

  然而不开心也没用,沈安侯早就和他们约法三章,来这里就要按照这里的规矩办事,那位被嫌弃了狂草字体的世家子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用起了小楷。

  孔墨竹连连摇头:“一个白玉纸就把他们制住了,真是丢人啊丢人。”

  出了雅园,绕上小半圈便是禅园。这里有小厮把门,看到他们靠近便恭恭敬敬的拦下:“今日大师们在清修,并不讲法,各位客人还请止步。”

  孔墨竹好奇的问:“这里头真有大师在参禅?”

  小厮点头:“京中普若寺、云香寺和白山寺的师傅都有。有时候师傅们论道之后有所得,会请庄子上的客人进来聆听佛法。不过这几日大师们似乎都在闭门清修,并不让外人打扰。”

  这时候修行之人是很受尊敬的,孔墨竹了然的冲着园子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便退开了。剩下一处园子便是茶园,他与友人信步走去,还在外头就听到里头轰然叫好的声音,脚步便是一愣。

  门口的小厮忙过来询问,听他们疑惑便笑着解释:“茶园除了清谈和辩论外,如今还加了个评话。不过和太太们爱听的才子佳人不同,咱们这里只说历史权谋金戈铁马。”

  孔墨竹便问:“那这评话又是何人所写?”

  小厮答道:“自然也是园子里常来的学子们。他们写了评话投给咱们茶园,由茶博士们探讨后选出其中优秀的,请了评话先生讲说。当然,咱们茶园也不让他们白写,可以用银钱或者笔墨纸砚作为报酬。若是能连中三本,便可作为我们茶园的会员,在这里消费全免。”

  孔墨竹心头微动,取出之前在博群馆里管事给的卡片问:“你说的会员可是这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