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3节(1 / 2)





  “你已经是只大花花了,不应该吃奶了,”严江撸着大老虎,揉了一把脑袋,“这个针筒可以传给你儿子了。”

  是的,另外一个针筒以前还担任过奶花花和花花两个崽儿的重任,想想就都是怀念啊。

  花花仿佛回忆起以前,努力用大脑袋蹭着他胸口,伸爪子要抱,闹了一会,才又退回角落里。

  严江寻思着等天亮就用开水把注射器煮过消毒,再放急救包备用,还有这次消耗的药得回头补上,然后把包里的一串精致佛珠往里放了放。

  随即他笑了笑,眼角余光瞟着正在努力工作的陛下,将急救包关上,放进背包。

  然后坐到陛下身边,一把将鸟儿捞在怀里,吸了一口,都低声道:“今天是不是被吓到了?”

  陛下转头看他数息,沉默了一瞬,终是点了点头。

  “抱歉,若不是我要你来,就没这事了。”严江心情有些后怕,他这蝴蝶已经掀起太大的浪了,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吧?

  陛下伸翅膀敲了他的头,然后,然后回去继续翻看奏书了。

  什么东西这么有魅力?

  严江忍不住凑过去看,却看到了一份详细的供词。

  他一边感慨秦军拷问的专业水平很高,一边仔细观看。

  供词目前有三份,两份大同小异,他们皆是楚国吴越会稽一带的水军,前此日子,秦国攻魏,被调到陈城附近,拱卫离魏国只有四百里的楚都寿春。

  直到半月前,他们接到消息,要去魏国带回一些兴封君财物,然后便充做行商,上了一艘前往魏国的粮船,一路来到这原武县,前几天都在县里做商队,贩卖桐油为名,熟悉路途,然后选定了这博浪沙,做为中转之处。

  一直到昨天晚上,他们才接到消息,需要伏击一只秦国船队。

  还有一份,是一位宫婢的供词,她昨天突然腹痛,难以起身,上面便换了另外一位宫女前去服侍,而安排换人的那位公公已经恐惧自尽,她知道的只有这些。

  事情很明显了,这是一次内外勾结,想要秦王性命,并且已经至策划了一月的阴谋,幕后黑手熟悉秦王性格、并且早就在秦王身边有心腹之人,行刺之地还选在了目前局势混乱,秦军没有完全控制的魏地。

  手法老辣,一击必中,就算有问题,一但失败,与她的牵连之子也果断弃掉,避免牵连。

  更关键的是,秦王子嗣,还握在她手中。

  严江不由得担心起来:“我们得立刻回咸阳啊。她也真狠得下心。”

  这个“我们”听得陛下终于有了点好心情,它又哒哒走到一边,踢来一份奏书。

  严江翻开一看,上边写着楚国还活着的宗室名单。

  “你这暴君……”严江懂了,他搂着陛下,亲了一把,“你喜欢就好。这点小事,我怎么会和你争呢?”

  在荆轲之后,楚国还敢这么来,就得承担代价呢。

  陛下斜了他一眼,哼唧了一声,他是为了谁啊!

  “不过话说回来,你家的检查,还是得再细心些啊”严江是非常看不起秦王宫的安检了。

  荆轲可以带刀,高渐离可以灌铅,现在还出这事,简直和筛子一样了。

  陛下深有同感地点头,神情坚定。

  ……

  猫头赢精力耗尽后,换号醒来的秦王显得十分虚弱,勺子都拿不起。

  还有什么说的呢,秦王都不介意被投喂了,严江当然也就拿出照顾幼崽的仔细,全心全意地嘘寒问暖,陪吃陪睡了。

  严江体谅他受伤,亲自给他熬加了红枣牛肉的小米粥,没事喂他喝着猪肝猪血汤,还找太医令要来枸杞泡水喝,让秦王提前过上了养生的日子。

  两天后,秦王的船队又开拔了,他虽然更想快马回去,但奈何伤势不许,楼船虽被烧,但这不是才打了魏国吗,有鸿沟之利,秦军很快从大梁调来一艘王室楼船,严江去看了那烧毁的楼船,发现先前秦王的书室居然没有被烧到,只是被熏,其内有血迹无数,一片凌乱。

  那张给秦王画的碳笔画像还挂在墙上,有些干卷,但问题不大,压一压就平了。

  严江仔细检查,发现后边的秘密并没有暴露,愉悦地把画挂在秦王的新房间里,准备回咸阳再换地方藏。

  这不能见人的东西越来越多,得想个办法开辟密室才行啊。

  建房计划,也许可以提前一点。

  -

  咸阳

  隐秘的消息快马加鞭,很快传到那最尊贵的妇人手中。

  华阳太后微微一叹息,身边的楚姬已经微微颤抖起来。

  “失败了。”华阳太后平静地将纸筏放下,仿佛在失败的不是刺王之计,而是普通的天气变化。

  楚姬已经瘫软在地上,她轻咬着唇,看着已经太后,泪水如断线的珠子,飞快落下。

  “何需惧怕,”华阳太后轻轻一叹,悠然道,“尽人事,听天命,你我已经为楚国做得尽够,再者,虽败,却还未输。”

  楚姬难受至极,她实在忍不住道:“王上何等英明,怎会猜不出谁是幕后之人,他杀人做事,何时需要证据了?”

  “不,你我还有机会。”华阳太后神色静谧安宁,“你还有一个,见到他的机会。”

  她轻轻说出一个词。

  楚姬面色惊骇,根本说不出话来。

  华阳太后缓缓起身,看着窗外夕阳,突然间笑了出声:“政儿啊,你既与天下敌,便要受这天下怨恨。天下一统,非常人能为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