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节(1 / 2)





  听到对方提起后宫,秦王不惊反喜,笑道:“阿江可是心中不平?”

  他果然心中有我,所以生了嫉妒心——然后立刻寻思着如何向他证明自己心中仅一人尔,然后……

  “灭楚之事,华阳太后、昌平君、后宫美人、还有扶苏可愿?”严江却直接抛下另外一个炸弹。

  历史上,秦王灭楚应该是十年后的事情吧,那时华阳太后应该早就去世了,可现在,人家虽然有点身体不好,可依然活着。

  “此大事,与后宫何干。”提起这事,刚刚暧昧的气氛瞬间无存,秦王不悦地看了阿江一眼,拉着他狠亲了片刻,这才放开。

  自赵姬惹出嫪毐之乱以来,秦王对后宫之事就越发厌烦,连带着对自己的后宫也越发冷落,在他看来,这些后宫女子养尊处优、于国无寸功,却仗着身份祸乱家国,废立王权,简直胆大妄为、无耻之尤!

  “王上何必说气话。”严江好整以暇地笑道。

  他们都清楚,无论如何,华阳老太后都是灭楚之中很重要的一环,昌平君在秦国为相多年,门生故旧无数,华阳夫人经营后宫多年,更是一手扶植起秦王政亲政与继位的关键,她的意见,秦王便是不听,也得有个理由。

  出征之事,最忌讳内部不稳,他都懂的事情,秦王不会不明白。

  秦王政思索数息,突然看他道:“你可是又看到什么?”

  严江轻哼一声,没有回答。

  秦王政心中已明,却没有多问,只是傲然起身,大步而出。

  “你去哪?”严江起身问。

  “处理一些小事。”秦王走得头也不回,“且等寡人归来。”

  阿江提醒他了,他需要把昌平君远远调开,最好是远离秦境,免得节外生枝,至于华阳太后,回头他得亲自回咸阳去解释一下。

  灭楚之计,不容更改,她如果识相些,还是早此认命的好。

  蒙毅跟在他身后,神情淡定地仿佛什么都没听没看到,完美化身为一只成功的小聋瞎,只是看大王的眼神中,就充满了钦佩——以前这目光是看敢于泡大王的严江的。

  而严江轻轻摸了被咬红的唇角,微微一笑。

  这个特别头铁自信的秦王,其实也很美味啊。

  他摸了摸走到身边的花花:“走吧,我们去找李信兄弟,聊聊人生。”

  ……

  然而李信大兄弟这时已经在营内睡了。

  他昨日攻城也混了些人头,此次大梁轻易拿下,可却为了在大王面前表现而夸下了二十万的海口而让王翦将军甚无颜面,所以他早点睡觉,养足精神,应付明天王贲明日可能找来的麻烦。

  他鼾声如雷,百米外清晰可闻,也不知这样的鼾声睡觉是怎么逃过阴山燕军的搜索,严江推了他两下,这兄弟并没有醒来意思,反而睡得更香了。

  严江考虑着睡梦中打断他一条腿对方如果不醒来然后可能这就成一个悬案了。

  所以,是打还是不打呢?

  他摸着腰间的长刀,想着打成什么样的骨折愈合起来比较不容易有后遗症。

  不过会不会太早了?

  灭国之战,秦王虽然开始准备,但没有个一年半年肯定是出不了兵的,伤筋动骨一百天,满打满算也就三个月,打早万一他好了怎么办?

  再打折一次么?

  这会不会伤害他们深厚的友情啊?

  严江凝视着这睡得深沉无比的二货,陷入了要不要打的沉思。

  但就这么踌躇的时间里,一只猫头赢突然间从窗外飞下,落在他肩膀上,发出一声愤怒的惊叫!

  它不过就是走了那么一刻的功夫,为什么它的阿江,它那么大的一只阿江会在别人的卧房里?

  第127章 楚途

  严江以见故友的名义安慰了陛下, 然后有些可惜地退走了。

  他总不能真在陛下面前打断他属下的腿,弄不好担上为了保护楚国伤害秦国大将的嫌疑就不美了。

  只是陛下对他的理由非常怀疑, 整个鸟的气场都是冰冷的,一副疑神疑鬼的模样, 让严江忍不住伸头吸了几口,才满足地表示:人算什么?当年为了你我连具那罗那等美人都抛弃了, 你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陛下心想好像也对,但又不悦地表示你居然还没忘记他,然后严江又安慰好些时间,这才做罢,守着阿江回寝安歇,又回头飞去李信那里转了一圈, 这才在飞到魏国大梁水渠附近翱翔。

  黑夜不能阻止它犀利的目光, 拦水的大坝正在日夜赶工拆除之中, 大梁的财物与宫中美人正被拖上行船, 向秦国咸阳而去。

  这次拿下大梁后,已经有些干涸的国库再次充盈, 魏国百年积累尽归秦室, 更从粮仓中缴获了大量粟米, 尽够二十万大军所食一年, 想是早做好了以大梁坚城抵御秦军的准备。

  所以,以大梁之嚼用兴兵, 乘机拿下楚国, 定然可行, 只是要解决一些麻烦罢了。

  猫头赢心中淡定,又乘风而起,落在魏王等人挂在树上的笼子边,一片漆黑的眼眸静静地看着这些已经无力哭泣的俘虏。

  曾经丰神俊朗的公子假如同枯木般坐在它边的笼中,目光远远看着大梁城所在,用沙哑的嗓音悲唱道:“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这唱的是屈原《离骚》中的一段,意思是知不知夏桀商纣那么猖狂,是因为贪图捷径必然要完,结党营私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我不怕死,但我怕国家就这样完……

  陛下听得挑眉,心说一群败兵之将真是多情,还有空唱歌呢。

  然后又听到王族们相互指责,有人说早知道就像韩国那么投降了,也有人说魏国如果不看着赵燕陷落,本是有机会的。

  然后便怀念起了魏国当年的辉煌,以及珠宝美器,但闲谈之中,却没有一个提起大梁城中的民生之事。

  陛下悠悠听了一会,觉得无聊,干脆飞到自己的中书台去,翻看明天需要修改的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