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章(1 / 2)





  严良摇摇头:“平方、立方都是叫多次方程,数学上定义的高次方程,是指五次方以上的方程。”

  “嗯,然后呢?”

  “我相信你几十年前读高中、读大学时,一定没接触过高次方程。”

  “嗯……好像是没有。”

  严良道:“无论高中还是大学,非数学系的学生,能接触到的最多是四次方,不会接触到五次方以上的高次方程。平方、立方、四次方的方程,都有现成的公式代入,能算出答案。而高次方程,现代数学很早就证明了,高次方程——无解。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直接求解。那么数学上该如何求解高次方程呢?办法只有一个,代入法。你先估摸着假定某个数是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运算,看看这个数是大了还是小了,如此反复多次,才能找到方程的解,或者,找到最接近方程解的答案。”

  赵铁民疑惑道:“可是这跟案子有什么关系?”

  “破案也是同个道理,大部分案子都很简单,就像四次方以内的方程,通过调查取证,把各种线索汇集到一起,按照固定的常规破案套路,就像代入公式,马上能得到嫌疑人是谁。可是这次案子不同,凶手很高明,案发后留下的线索不足以推理出谁是嫌疑人。这就像我说的高次方程,没有公式可套,常规办法无法找到答案。”

  赵铁民微眯着眼:“常规办案手法找不出嫌疑人,那你的意思?”

  严良用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地写下三个字——“代入法”。

  赵铁民思索着道:“你是想先找出可疑对象,再把可疑对象放到案子中,假定是他犯罪,然后看看他是否符合案子中的凶手特征?”

  严良点点头:“没错。这案子无法正向推理得出凶手,只能反过来,先确定凶手,然后再判断如果是他犯罪的话,一切是否能解释得通。”

  赵铁民立刻问:“那么你已经有嫌疑人的人选了?”

  严良点点头。

  赵铁民急忙道:“是谁?”

  严良道:“我还不太确定,在我完全确定之前,我是不会告诉你的。这次案情的复杂度,超过了我的想象。两起截然不同的命案,就像两个高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而需要求解的未知数,未必只有一个,也许……是三个。”他的目光投向了窗外遥远处,过了片刻,接着道:“解方程的第一步,是明确方程组里究竟有几个未知数。然后再把几个数代入,判断是否就是要找的答案。我现在做的,正是判断方程组里一共有几个未知数。接下来,我会找出这几个未知数,把他们代入。最后,验算方程组是否成立,那时就需要你这边的调查取证工作了。”

  “好吧。”赵铁民表情透着无奈,严良的脾气他很清楚,而且严良也不是他下属,他没法强迫严良。如果换成他手下任何一个,谈破案居然谈到了领导几十年没碰过的解方程,他早就上去掐死他了。

  赵铁民只好换了个话题:“你看过卷宗后,对凶手为什么给死者插根烟,徐添丁案子里,凶手又为什么要在死者身上割血条,这几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吗?”

  严良道:“我说过了,这次的方程组,出题人太高明了,留下的函数非常多,无法直接解算得出答案,必须用代入法。而你的这几个问题,是解方程最后一步,验证方程是否成立时。而到了那一步,我相信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呼之欲出了。所以,现在这几个问题,不用着急。”

  赵铁民皱着眉,强忍着拆掉数学系教学楼的冲动,听严良传播了一回数学思想,只好敷衍着道:“嗯……也许你这种很特别的破案思路,嗯……真很特别,也不妨尝试啊。”

  严良道:“现在,我有两个问题,需要你来核对。”

  “你说。”

  “孙红运的尸体还在市局吗?”

  “在法医冰柜里,暂时还没火化。”

  “请查验一下孙红运尸体的脖子等处,看看是否有类似灼烧留下的痕迹。”

  “哦?为什么?”见严良不再宣教数学理论,赵铁民也瞬间恢复了好奇心。

  严良道:“我找过骆闻,跟他说了案子,几名被害人都是被人用绳子勒死,可是被害人与凶手间,似乎没发生直接的肢体冲突,我问他有几种能够实现。他列举了几种,其中一种办法就是先用高压电棍把人击晕,随后勒死,据说同类案子他们宁市前几年出现过。而高压电棍电人后,一定会留下触电形成的电击伤,所以需要重新检查孙红运的尸体。”

  赵铁民点点头,道:“很好。骆闻这家伙到现在还这么专业啊。”

  严良冷笑一声,目光瞥向窗外,幽幽说了句:“他当然很专业。”

  赵铁民道:“你的第二个问题呢?”

  “我记得刑释人员释放时,都被要求登记地址和联系方式,尤其是重刑犯,以便当地社区和派出所监视对方是否走上正途?”

  “对,是有这个规定。哦不……你说得也不对,不是监视刑释人员,而是社区和派出所会不定时地送上爱心和必要的帮助,让刑释人员早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和谐大家庭的一分子。”

  严良白了他一眼:“对着我,别用你那当官的口吻,讲些冠冕堂皇的话。”

  赵铁民尴尬道:“呃……好,就算你说的是对的。”

  “那么我问你,哪里能查刑释人员的居住地、个人身份等信息?”

  赵铁民撇撇嘴,道:“我们公安的内部网站上。”

  “所有警察都能查到这块信息吗?”

  赵铁民摇头道:“这块涉及人员隐私,当然不是随便哪个警察都能看的。监狱系统的人、政法委的人、派出所、刑侦队一般都有账号能查,唔……另外嘛,地方公安的领导应该都有权限查的吧。”

  “就是说很多警察都能看到该项信息?”

  “当然了,每个辖区都要知道辖区内有哪些刑释人员,很多时候办案要重点留意有前科分子。对了,你问这个干什么?”

  严良看了他一眼,道:“你认为凶手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法外制裁,”赵铁民很肯定地道,“孙红运那五个都是刑释人员,最后一个徐添丁虽没坐过牢,派出所倒是进了很多趟,也差不多。”

  严良道:“我不知道凶手真正的杀人动机,但我认为法外制裁的假设很牵强。好吧,暂时抛开犯罪动机。你认为,凶手杀了这么多刑释人员,他是怎么找到他们,知道他们是刑释人员的?”

  赵铁民道:“几个被害的刑释人员都生活在城西,凶手也应该长期居住在城西一带,所以对这里的人员情况很了解。知道这些人是刑释人员。”

  “我的问题是,他怎么知道?”

  “这有什么困难的,一般哪户人家里有个刑释人员,附近住户肯定有所耳闻。”

  严良摇摇头:“你太想当然了。”

  赵铁民脸上流露出不悦,他做到刑侦支队长了,手下直接管的就有几百号人,除了严良外,还从没人会说他想当然,皱眉道:“那你说呢?”

  “事实上,一个人是很难知道附近区域内,哪些人是刑释人员。凶手总不会路上找人问,哪户人家坐过牢吧?给你一天时间,让你上街问,我相信你一个都问不出来,其他人都会把你当神经病看,并且牢牢记住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凶手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赵铁民嘴里虽冷哼了一声,但心里还是认同严良的说法。